【《Nature Photonics》2025年1月】精密测量是前沿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的关键。提高测量灵敏度能极大促进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基于非厄米物理设计的传感器在奇异点附近的响应是小信号的开根号函数,相比厄米传感器响应能有量级提升,有潜力突破传统厄米传感技术的瓶颈而实现灵敏度指数提高,为基础科学研究和测量技术提供一种新传感范式。而磁光(MO)效应在现代光子设备中用于光操控和传感,但研究主要局限于MO法拉第和克尔效应。传统MO系统存在显著的固有损耗,严重限制了其放大MO效应的能力。尽管二维材料和纳米光子结构显示出增强的MO效应,但它们的实际应用受到低温和超高磁场需求的限制。
南京大学夏可宇教授、陆延青教授团队与湖南师范大学景辉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刘伍明研究员及新加坡国立大学仇成伟教授团队合作在《Nature Photonics》上发表了题为“Observation of loss-enhanced magneto-optical effect”的研究文章。研究团队提出并实验实现了一种非厄米磁场传感技术。通过在由两个光学凹面镜构成的光学腔内插入磁光材料和液晶“软光子”材料,团队构筑了一种只有耗散没有增益的非厄米磁光系统,成功演示了非厄米磁光效应,实验证实了非厄米传感原理相对厄米传感技术在响应和测量灵敏度方面的巨大优越性。
(摘自Y.-P. Ruan, J.-S. Tang, Z. Li et al. Observation of loss-enhanced magneto-optical effect. Nat. Photon. 19, 109–115 (2025).)
